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伟德bevictor中文版视觉传达系教工党支部于4月18日组织师生党员及民主党派教师赴陕西省渭南市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弘扬”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非遗技艺体验+红色历史教育”为主线,通过探访渭南市非遗文化传习馆、华州区皮影文化园,深入渭南市华州区张桥村红色教育基地,将非遗传承与红色基因有机融合,为新时代党建工作注入文化活力与精神动能。
第一站:非遗传习馆:触摸千年文脉,感悟匠心传承
在渭南市非遗文化传习馆,通过现场讲解与参观,系统了解了渭南地区皮影、剪纸、面花等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场馆以不同功能区进行非遗展示,通过民间文学展区(展示渭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本及影像资料)、传统戏剧展区(重点呈现华阴老腔、华州皮影戏、同州梆子等地方戏曲的戏服、道具、剧本及历史文献)、传统美术展区(陈列剪纸、面花、泥塑、皮影雕刻等非遗艺术品,如“渭北风情泥塑”400余件人物造型,生动还原农村集市场景)、传统技艺展区、民俗展区(复原关中四合院场景,展示婚丧嫁娶、节庆习俗相关器物,如花苫鼓表演道具、刺绣服饰等)等五大展区,生动展现了非遗技艺与时代精神的交融。

第二站:张桥村村史馆:地震遗址前的红色宣誓
活动的核心站点是渭南市华州区张桥村。这座曾经历1976年华县大地震的村庄,如今已成为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在村史馆外的空地上,一座周恩来总理视察灾区的雕塑巍然矗立。在村史馆内,张桥村党委书记通过泛黄的老照片、抗震救灾实物及口述历史影像,重温了张桥人民在灾难中守望相助、重建家园的壮举。村史馆内特别展出了周恩来总理1976年亲临张桥村指导抗震救灾的珍贵史料。据记载,总理在视察中深入临时安置点,与党员张孝义等同志并肩劳作,强调“党员要带头,群众要同心”。张孝义同志在此次地震中组织群众转移、抢救物资,因过度劳累倒在一线,其事迹成为张桥村“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党支部成员通过了解历史深刻领悟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始终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


第三站:华州区皮影文化园:光影交织中的非遗活化实践
在国家级非遗华阴皮影的发源地——华州区皮影文化园,党支部成员观摩了皮影戏《卖杂货》等经典片段,感受“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艺术魅力。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华阴老腔等非遗艺术作品,并指导教师们完成《哪吒》主题皮影的染色创作。活动现场,党支部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让非遗活起来”的重要论述,探讨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化传播的结合路径,提出“非遗进校园”等发展方案。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场非遗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红色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党支部成员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未来,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文化”品牌建设,以非遗传承弘扬中华文脉,以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书写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生动篇章。